良种播下 良法跟上

来源:人民日报  

加快畅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全链条服务意识,让一粒粒好种子配套新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春耕时节,在河南省滑县的优质小麦项目区,长势喜人的麦苗让种粮大户喜上眉梢,“种子优、长得好,卖价肯定错不了。”籽种好,一半谷。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民意识到好种子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良种还得配套良法。在基层采访听到有的农民反映,一些种子企业只供应种子,不提供跟踪服务,有时播下了好种子,但由于病虫害防治、绿色植保等跟不上,反而让产量和效益打了折扣。

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达10%以上。我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的背后,既有粮食优良品种的巨大贡献,也离不开病虫害防治、土地“营养餐”、耕种收机械化率等技术配套。正是有了这些农业科技“组合拳”的保驾护航,才让粮食生产告别“看天吃饭”,让我们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由此可见,打好种业翻身仗,不仅要在良种培育关键环节下力气,也要在配套良法推广方面多花功夫。

好种子繁育出来后,如何走进千家万户?关键在推广应用。要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切合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易学好用,就要从完善机制入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畅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技人员到田间手把手地教,把更多的良种良法送到农民身边。与此同时,培育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引导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

让更多好种子长成丰收粮,要增强全链条服务意识。种子从繁育到耕种,涉及众多环节,要鼓励种业企业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既要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也应注重种植技术服务与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相配套,优化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配套管理技术,提供统一供种、土地托管、全程机械化等社会化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种粮收益,让良种真正实现节本增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让一粒粒“金种子”配套新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就能更加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