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给你好看 云南文化产业走向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

来源:云南网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23日—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届时,以“七彩云南 世界花园”为主题的云南展区将亮相深圳,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云南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将文化产业作为全省重要产业来抓,研究和探索新思路、新体制、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迈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成功经验还被誉为“云南模式”“云南现象”“云南经验”。

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明显提高

云南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文化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2012年至2020年,云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从337.8亿元增加到687.59亿元。其中,2019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731家,从业人数7.94万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5.50亿元,资产1414.92亿元;丽江、保山、迪庆、昆明等4个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以上或接近4%,其中丽江市占比达到6.02%。

一批优秀文化企业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骨干

以省属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民营文化企业为重要补充、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2020年,云南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中国广电云南网络公司、云南广电传媒集团4户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总资产为262.92亿元,营业收入达到96.64亿元,实现利润11.8亿元。

在推动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云南积极鼓励和引导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民营骨干文化企业——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属于A股上市企业,骏宇文博、云南文化、恐龙谷、丽江文旅、金彩影业等5家文化企业为新三板挂牌企业。

“金、木、土、石、布”彰显产业特色

《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规划》出台后,云南确定了发展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原来藏在深山和边远村寨的刺绣、土陶、木雕、银饰等被推广到全世界。

如今,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石林阿着底、鹤庆新华村、剑川狮河村、腾冲荷花乡、香格里拉尼西村等50多个村寨通过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村群众收入、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

云南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集聚效应日趋增强

近年来,云南坚持以省级重大项目带动州市特色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滇中核心区、滇西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等文化产业圈建设。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集中打造媒体融合产品矩阵,着力发挥报网端一体化运作的优势,增强融媒体覆盖能力,实现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歌舞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全方位“走出去”。以云数传媒公司输出中国DTMB技术标准、《吴哥的微笑》旅游演艺项目、金边中国文化中心为代表,云南文化企业成功走向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云南文化形象品牌效应逐步体现,云南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政策支撑日益完善

云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现有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了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监督管理体系,配套了相应政策办法,完善了“两效统一”的考核激励机制。出台了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认定管理办法,完善了科学考评机制,在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政策支撑初具雏形。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