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如何兼得?中国方案亮了

来源:海外网  

COP15新闻中心入口欢迎标志(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昆明开幕,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受到世界瞩目。其中,如何通过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实现减贫和相关领域的南南合作,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议题。

2021年4月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第三章“实行精准扶贫方略”的“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中提到,2013年以来,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50万亩,选聘110多万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建立了2.3万个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这些数据表明,减贫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协同推进中的应有之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章立制、制度先行。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这其中,中国提出“生态补偿脱贫”新概念,成为生态保护与贫困减缓议题得以有机结合的切入点。随后,“结合生态保护脱贫”被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标志着“结合生态保护脱贫”正式通过国务院立法进入制度层面。中国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贫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是转移支付、生态补偿。中国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并重,创新生态转移支付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地转为护林员、护水员、护河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森林、湿地和生态水源进行专业化保护和管理,并按月发放工资。部分地区公益性的工资发放由乡镇财政负担,配合村集体经济支出。日前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列出的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蜂蜜养殖和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林业保护助力减贫,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有机结合的范例。这些最佳实践凝练出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经验,不仅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倡导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优秀范例。

三是碳汇交易、优势转化。2020年,中国做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早在201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即启动了一项以植树固碳产生的碳汇方法学纳入碳交易、从而扶贫助贫的“碳森林”计划。截至2016年底,该计划覆盖了350万公顷森林(约占中国森林面积的2%)。同年,国家林业局发布《造林固碳技术规定》和《碳汇造林验收办法》,为建立和管理“碳森林”提供了实际指导,将“固碳造林”定义为种植树木以增加土地碳汇。据悉,在川、粤、贵等多省已启动了扶贫项目碳汇交易试点,贫困家庭可以通过种树获得补偿。2018年7月8日,贵州正式启动“精准扶贫单株碳汇交易”试点项目及线上平台,博罗村82户贫困家庭种植的3万多棵碳汇树一天内全部被购买,收入超过10万元。这种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兼顾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做法,在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减贫事业的开展。

在全球前12位生物多样性丰富国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即属于南方国家的范畴。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总结分享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共赢的绿色发展经验,符合世界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可依托已有平台深化南南合作,拓展经验分享范围。目前,中国已与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AS-SEABRI)和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可利用“南南合作”资源机制,加深南方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事业的协同发展。

可借助昆明会议,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减贫示范项目。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和减贫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可以边实践、边分享,边分享、边创新。例如,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等,均可着力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资金监管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责任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这不仅能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知识库提供宝贵财富,而且可以为全球南方和国际发展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郦莉,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博士生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