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云南省高院发布保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现代社会和法治国家司法民主化的要求,是强化司法监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能够直接、有效地监督法院的审判工作,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职权,推...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成功承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设立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和9个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构建专门化环资审判体系,制定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十六条措施,推进长江、赤水河、...
我国涉外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庭长柴继红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并赴京接受表彰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举措与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12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对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总体审判原则、法律适用标准和刑事政策具体把握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5日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97492件,审结265341件,同比分别上升8.99%、4.76%
其中,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柴继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系全市唯一获此殊荣之人
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完善服务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司法...
王晨在人民法院调研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时强调 努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1993个,28家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
最高法: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
杨军对“5·12”专案的审理,正是广大法官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生动缩影——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
2020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52万余件